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0月18日市政總質詢:陳瑛議員

  • 發布單位:新聞聯繫科
  • 資料提供單位:新聞處

10月18日市政總質詢:陳瑛議員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8)日率市府團隊至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6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列席備詢,就市議員陳瑛提出建議增設行動遊客服務車、巴陵雙隧道產創觀光廊道後續發展規劃、加速整合復興區溫泉產業、推動結合原住民族語言及英(雙)語教學共榮推行計畫、建議增設部落故事館、協助部分意見領袖或國寶級耆老推動文化傳承工作、持續爭取前瞻計畫經費改善原鄉道路、建議設置拉拉山水蜜桃專區、建議輔導農民推動多元農產品加工、高義多功能活動中心設置進度等質詢事項詳細說明。

陳議員指出,復興區遊客服務中心建置數量較少,建議市府在台7線增設行動遊客服務車巡迴服務,不定點提供遊客服務。觀旅局長楊勝評表示,市府已建置「桃園智慧遊」App,提供遊客透過手機即可獲得豐富的旅遊及交通資訊,而設置行動遊客服務車將有助於提升人與人互動接觸的服務,市府將研議行動遊客服務車的可行性及效益,為帶給遊客更好的旅遊體驗。

陳議員指出市府正辦理巴陵雙隧道產創觀光廊道計畫,建議市府續辦後續觀光發展規劃。觀旅局長楊勝評表示,目前風景管理處正辦理「巴陵時光步道串聯整建工程」,完工後在第二期工程時會將後續經營方向納入規劃,以滿足產創發展可行性。

陳議員建議市府加速整合復興區包括羅浮、小烏來等溫泉產業,吸引更多遊客到訪;並指出復興區具有許多特色橋梁,建議市府推動「橋之旅亮點觀光計畫」加強宣傳,讓國人知道復興橋之美。觀旅局長楊勝評表示,將研議辦理發展溫泉及復興區觀光旅遊產業。

陳議員指出,原住民語言與英語文法相似,建議市府編列預算,推動結合原住民族語言及英(雙)語教學共榮推行計畫,鼓勵新生代族語教師取得英語師資認證,提升族語老師的教學能力。教育局長林明裕表示,族語與外語語法相近,在族語教學過程中融入外語有助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目前教育局已透過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每年舉辦學校民族教育種子教師增能研習、族語教師教學知能研習及新生代族語教師培育課程;針對議員建議,教育局將研議開設族語教師英(雙)語共榮研習,並由原住民族教育資源中心相關經費支應。

陳議員建議市府增設小型部落故事館,提供部落舉辦文化性活動並典藏部落文化資產。原民局長林日龍表示,原民局已規劃於明(111)年透過「部落自主深耕產業輔導計畫」,預計在復興區前山、後山地區各擇定一處適當場所設置部落故事館,目前前山地區規劃將舊溪口派出所轉型為多功能場館後納入,後山地區則將另尋適當地點設置。

陳議員指出,目前市府針對都會區原住民有設置族群領袖及各類原住民族社團,提供族人相關政策資訊與協助,建議原鄉部落比照辦理,協助部分意見領袖或國寶級耆老推動文化傳承工作。原民局長林日龍表示,都會區目前已穩定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工作,針對復興區原鄉方面,規劃明(111)年初可在原住民族課後族語班中增設文化傳承課程,每個月邀請原鄉部落耆老或無形資產文化推動者,教導原住民族人部落技藝與文化,延續部落文化傳承。

陳議員建議市府持續爭取前瞻計畫經費改善原鄉道路,讓族人通行更安全。工務局長賴宇亭表示,目前桃113(0k+000-4k+000)及桃116線(7k+000-10k+700)道路品質改善計畫,已獲交通部公路總局前瞻計畫經費補助一半經費,將於年底陸續動工;其他包括桃119線(6k+120-10k+000)道路品質改善計畫及桃112線(0k+000-2k+500)道路品質改善計畫等也正積極向交通部公路總局申請前瞻計畫經費補助中。

陳議員也指出,桃118線沿線樹木生長茂盛,遇風災容易影響電線、電桿導致停電,建議市府進行修整,並協調台電公司評估電纜地下化可行性。工務局長賴宇亭表示,工務局將邀集樹藝師、景觀及工程人員,針對樹木有影響電桿、電線之虞的部分進行局部修剪,針對電纜地下化部分也將邀請台電公司工程人員會同評估。

陳議員建議針對拉拉山設置水蜜桃專區,促進產業升級並拓展產業品牌。農業局長郭承泉表示,內政部國土計畫審議會已在去(109)年6月原則同意市府將拉拉山周邊現況作為農業生產地區的其他用地,總計約2萬200公頃,劃設為農業發展地區第三類,目前市府都發局正辦理公開展覽「桃園市國土功能分區」圖、劃設說明書、土地清冊及舉辦公聽會作業事宜,待內政部核定後將辦理公告程序。鄭市長也表示,待計畫核定後將提供部分土地供果園、茶園或部落農場使用。

陳議員指出近年來氣候變化劇烈,影響水果等農作物產量,建議市府輔導農民推動水果加工為多元農產品,促進農業發展。農業局長郭承泉表示,針對初級加工部分,市府將協調產銷班、農會及農改場等單位,輔導農民進行水果加工應用及處理。

陳議員詢問高義多功能活動中心設置進度,鄭市長表示,市府規劃設置高義多功能活動中心,完成原鄉活動中心的最後一片拼圖,目前該計畫已取得土地,將納入其他設施一起聯合設計後積極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