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桃園地方人創生事
友善列印 連結至桃園OpenAPI網站 張貼至「Facebook」【另開新視窗】   張貼至「Plurk」【另開新視窗】   張貼至「Twitter」【另開新視窗】
字級:
(大溪區)經濟部-大溪農業資材自產自用培力與供給平台
發布單位:
研究發展組
分  類:
桃園地方人創生事
發布日期:
112-04-14
副標題 :
大溪區地方創生計畫-子計畫
詳細內容:

好料:地方創生大溪農業資材自產自用培力與供給計畫

大溪有兩大著名產業:豆干與神桌,在大溪已傳承百年,有完整的產業鏈,養活大溪許多工作者。但兩大產業的加工廢棄物(豆干工廠的豆渣與神桌木藝工廠的木屑),要花很多成本處理,才能維持環境乾淨,不造成污染,因此長期讓業者十分頭痛。

面對每年大量的豆渣與木屑等廢棄物處理,業者曾嘗試不同的再利用方式,但因法規限制及職權不明,使業者的嘗試無法順利推動,成為大溪產業的問題。

青農邱榮漢、政治大學社會實踐辦公室的許赫及陳誼誠老師組成「在一起地域循環設計有限公司」(下簡稱在一起團隊),希望貼近大溪長年議題,以循環經濟之概念,將有機質加工廢棄物豆渣與木屑,透過堆肥,變成好用的肥料,共同推動大溪農業資材自產自用培力與供給計畫,又稱好料計畫。
 
 
在地二級產業與一級產業的循環共好

在一起團隊串聯有機農業產銷班、大溪豆干工廠與木藝工廠,找到適合的堆肥場域,成功將大溪產業廢棄物導入堆肥自產自用模式,成功嘉惠大溪境內有機農場,獲得來源乾淨的有機肥料,節省肥料成本,增加有機農業的競爭力。
 
好料計畫的執行,第一年以培力與場域經營為主,成立共學場域,召開有機農業推廣課程、料製作課程、產業升級課程、有機植栽體驗課程、數位課程等等,總課程時數超過120小時,亦舉辦打工換宿的實習課程,讓來自台灣各地的學生、有機產業愛好者,近距離體驗豆渣與木屑堆肥的製作過程。
 
在一起團隊札實地進行廢棄物再生工程,已經完成豆渣堆置2萬公斤以上,木屑與菇包堆置2萬公斤以上;亦整合大溪區場域,開闢了教學場域一處,堆肥場域一處與好料有機蔬菜創意展售場域一處,共三處場域。

計畫執行期間還獲得國立政治大學與永豐基金會的支持,另外發展出順路好食公益計畫,串聯大溪十幾個農場與創生團隊,送大溪物產到偏鄉弱勢家庭,讓大溪地方創生成果更有效益。

 

※照片由在一起地域循環設計有限公司提供

最後更新日期:112-04-21
瀏覽人次:232 人
回上頁 回首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