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字級:

背景說明

大綱:前言定義目標設定組織與運作方式

一、前言
  • 本市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於107年12月14日辦理之定期會議,決議由社區安全分組(民政局主政)輔導本公所推動「平鎮安全社區運動」,預計於正式啟動2年後,提送國際安全社區認證。
  • 本公所遂於108年開始籌備相關推動規劃,透過焦點人物訪談及公部門傷害數據分析出社區「八大危險因子」,並串連市府各局處、平鎮區社區營造協會、聯新國際醫院、本區北貴里、金星里、廣興里、新榮國小、南勢國小、北勢國小等單位,進行相關工作之籌備,組成5個社區工作小組,於109年10月24日正式宣示啟動,預計於今(112)年度彙總整體推動成果,協請台灣社區安全推廣中心,評估提送認證之可能性。
  •  
二、定義
  • 「安全社區」是指一個社區能在社區民眾的共識下,結合社區內外可獲得的所有資源,共同為減少各種意外或故意性的傷害、營造更安全的環境、促進人際和諧、增進每個人身體、心理與社會全面的安適不斷而努力的運動(台灣社區安全推廣中心白璐主任,96年)。
  • 簡言之,就是透過社區居民的協力合作,將社區內不安全因素移除,共創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三、目標設定
  • 本區推動「平鎮安全社區」運動,希望能藉由鼓勵公民參與公益,透過社區民眾的想像與規劃,促成社區組織自助與互助團體,創造「新社區、新社會」以改善本區的社區安全問題,目標設定方式係採「願景、宗旨、目標、策略」之四層次邏輯進行(如下圖)。目標設定
    • 願景:透過社會設計與跨界連結,提升本區居民幸福感。
    • 宗旨:擴大公民參與,盼本區八大庄能夠均衡發展,減少區域差異。
    • 目標:結合桃園市政府社造推動委員會強調之重點政策,分別以景觀、社群及安全三大面向,來深入探討如何擾動更多社區民眾廣泛地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協力決定社區目標與行動方案,達成解決社區問題、獲致社會變遷的目的。
    • 策略:分就「基礎運作機制」以整合在地資源;「擴大延伸機制」,以提升公民參與。
四、 組織與運作方式
  • 本區推動「平鎮安全社區」運動,分就「基礎運作機制」及「擴大延伸機制」兩項子計畫執行,具體操作方式分述如下:
    • 基礎運作機制:本公所結合市府各局處資源,並串連本區示範里及各跨領域單位,建構「平鎮安全社區推動中心」(組織圖如下),由各安全議題小組以巡檢、通報、追蹤的運作模式運作,並同步發展適切安全促進方案,期能改善社區安全。推動中心組織圖
    • 擴大延伸機制:本區未來申請安全認證之單位為「平鎮區」,有鑑前開示範里之範圍,不足推論「平鎮區」之安全,故111年以「公民審議及參與式預算」方式,擴大公民參與,廣邀民眾針對社區不安全點進行安全促進提案,透過公開投票,選出3個安全促進方案預計於112年執行。
最後更新日期:112-03-14
瀏覽人次:228 人
展開/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