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0月15日市政總質詢:陳治文議員

  • 發布單位:新聞聯繫科
  • 資料提供單位:新聞處

10月15日市政總質詢:陳治文議員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5)日率市府團隊至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6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列席備詢,就市議員陳治文關心桃園複合式大樓消防安全、大溪重大交通建設、大溪軌道建設、大嵙崁溪水與綠休閒園區計畫、溪州低碳轉運站、設立北橫國家風景區、大溪醫療專區、石門水庫水庫保護區劃設範圍等質詢事項詳細說明。

陳議員關心高雄城中城大樓大火事件後,桃園的因應作為。鄭市長表示,經盤點,桃園30年以上老舊住商混合式大樓有15棟、20年以上有18棟,市府將於兩周內完成消防安全檢查,包括以熱顯像儀掃描老舊線路、進行搶救演練,並分送防災資訊給所有住戶,提高安全意識,另由都發局及工務局檢視老舊大樓結構安全問題。

陳議員關心大溪重大交通建設進度,並建議「板龍快速道路」應與大漢溪東岸老城區連結。鄭市長表示,「國道3號接台66快速道路」已經在施工中,預計113年底完工;「國3大鶯豐德交流道」於109年10月獲行政院核定可行性報告,目前由交通部高公局辦理規劃設計及環評,將以115年通車為目標持續推動;大漢溪左側新闢道路可納入由水務局辦理「大嵙崁溪水與綠休閒園區計畫」評估, 預計110年底前工程招標,113年底前完工通車;而「埔頂轉運站」將在軍方移交埔頂營區後,先行取得轉運站用地,預計於111年開工;「板龍快速道路」由交通部委託公路總局辦理,計畫起於新北市土城區,經大漢溪沿線路廊,終點連接至龍潭,目前尚在先期規劃研究中,可紓解北二高壅塞狀況,並改善大溪及龍潭對外交通,因此相當具有推動價值,至於大漢溪沿線路廊應採東岸或西岸,則應交由專家評估。

陳議員關心捷運綠線延伸至大溪,目前規劃至GA03埔頂營區站,是否可延伸至大溪老城區,並增設更多站點嘉惠社區。鄭市長回應,大漢溪河東及河西有約70公尺的高度差,而捷運軌道爬坡坡度有其限制,難以克服70公尺高度差;而若採取繞行方案,將增加大量用地,因此捷運延伸至老城區之可行性低。另外,捷運站點採取最佳路廊方式規劃,大溪規劃設置3站,應可滿足通勤需求,且搭乘捷運至埔頂轉運站,再轉乘公車或設置環狀公車循環繞行接駁,是更加務實且可行的作法。

陳議員關心「大嵙崁溪水與綠休閒園區計畫」中各項建設進展,以及「大嵙崁大河之道」整體發展藍圖規劃。水務局長劉振宇說明,大嵙崁大河之道計畫共分為「族之道」、「水之道」、「史之道」三個面向,呈現大嵙崁流域的璀璨生命力;「史之道」由觀旅局主政,以豐富的文史資產開拓國際級觀光路線,「水之道」由水務局主政,將打造富含自然生態的親水環境,「族之道」由客家局主導,呈現原民、客家、閩南、新住民的多元族群文化內涵,打造生活體驗的場域。

鄭市長說明,市府過去在大漢溪流域投入多項建設,包括月眉休閒農業區、水與綠休閒農業區、中庄調整池,中庄運動公園 及中庄跨河大橋、中庄濕地公園、山豬湖園區第二期等,各項建設整合評估後,提出「大嵙崁大河之道」計畫作為更上位的整體發展架構,讓大漢溪流域不同區域發展出不同特色。

陳治文議員質詢溪州低碳轉運站未來是否有回饋地方及就業的機制。觀旅局長楊勝評回應,溪州觀光服務中心及低碳轉運站預計於111年第一季營運,將以徵求當地就業為優先,另將輔導當地產業發展,農特產品可優先設銷售點,並且結合社區特色帶動遊客進行深度旅遊,發展當地觀光資源。

陳議員另詢問爭取設立北橫國家風景區之進度。鄭市長表示,北橫公路沿線從三層、頭寮、慈湖、三民、角板山、小烏來、羅浮溫泉到巴陵拉拉山等景點都具有亮點,北橫國家風景區範圍不限於桃園,更涵蓋宜蘭棲蘭及新北三峽,是台灣觀光深具潛力的旅遊帶,如果成功劃設為國家風景區,可獲得交通部觀光局以觀光發展基金支持建設預算,發展可更為永續;但在未核定為國家風景區前,市府各種建設也不會停下,包括頭寮的遊客中心、三層的歷史巷弄、羅浮溫泉區的營造等,市府將持續讓北橫沿線展現出豐富的自然及人文資源。

陳議員進一步關心大溪推動夜間觀光成果。文化局長莊秀美表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大溪歷史光廊道」獲得2020台灣光環境獎,今年並獲內政部營建署補助 1,400萬元,針對壹號館周邊到鎮南宮之路段廊道,辦理包括節點廣場塑造、人行動線及鋪面改善、增加綠化等之設計施作,其中也包含部分燈光照明規劃,以兼顧居民使用、生態環境照顧及環境美學的方向規劃,後續將持續爭取中央經費進行燈光細部設計及施工。

針對大溪發展夜間觀光,觀旅局長楊勝評表示,大溪已經有21家民宿,足以容納遊客留宿,搭配大溪老城區博物館群的光環境散步路線,可以發展出具吸引力的夜間遊程。

陳議員關切大溪醫療專區設立情形,鄭市長表示,埔頂營區重劃案所分配的土地,將保留部分作為醫療專區之用,並交由衛生局針對該區醫療資源進行評估研議。

陳議員另談及,石門水庫水源特定區計畫,將變更原有住宅區及旅館區為水庫保護區、保安保護區,可能損及在地民眾居住權益。都發局長盧維屏表示,石門水庫標高250公尺為「水庫淹沒區」範圍,該範圍內不得興建建築物;另為水源保護之所需,250公尺淹沒區水平距離100公尺範圍內土地則劃設為「水庫保護區」,由於不應排放污水,因此產生「水庫保護區」內聚落建物適法性問題。都發局將採取3項務實作法處理,包括:第一,石門水庫標高250公尺的「水庫淹沒區」範圍應重新核實更正;第二,針對「水庫保護區」外推水平距離100公尺範圍,與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進行細部檢討;第三,將與北區水資源局協調,以投資或補償保護區範圍內居民設置污水攔截設施的方式,讓民生污水不排放至水庫,以取得保護水源與居民居住權益的平衡。

陳議員也針對變更大溪區都市計畫,包括埔頂轉運站及大溪行政園區辦理情形及未來規劃;大溪及復興區休閒農業申辦案件,其中有關大溪輔導中之休閒農業區進度狀況;大溪及復興區新設及舊有市民活動中心辦理進度與目前成果;市立圖書館大溪分館及埔頂分館辦理情形,以及員樹林地區有無規劃設置圖書館分館;林務局大溪工作站宿舍群登錄為歷史建築後的未來規劃;「大溪好生活」再造歷史現場計畫規劃內容與辦理情形等案,請相關局處提供書面報告並進行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