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9月14日市政總質詢:劉曾玉春議員

  • 發布單位:新聞聯繫科
  • 資料提供單位:新聞處

9月14日市政總質詢:劉曾玉春議員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4)日率市府團隊至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8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列席備詢,就市議員劉曾玉春提出中壢各埤塘公園設置進度、忠福地區新設市民活動中心、機捷A21環北站周邊土地點交進度、內壢大華路拓寬、中壢交通科技執法情形、AI人工智慧空污監測系統、共享運具擴大服務範圍、捐血車專用停車格、道路人孔蓋安全措施等質詢事項詳細說明。

劉曾議員首先感謝市長與各局處近年對其各項提案的支持,包括合圳北路拓寬、月眉路與啟文路柏油更新、於內壢交流道口往中壢方向道路設置隔離綠帶等工作,為中壢的門面與市容加分不少,並保障民眾行的安全;市府也完成內壢親子館、龍岡森林公園、新街溪、老街溪的整治及綠化等建設,提供市民假日休閒、踏青的好去處;此外,中壢「興和里市民活動中心」目前已進入設計階段;5-1號埤塘公園也將於今(111)年10月7日開工,未來將與老街溪結合,為地方大大加分。

劉曾議員關心中壢內定里3-3號埤塘公園的進度,中壢內定里一帶較缺乏休閒場所,里內埤塘公園的綠化與整建有其必要,希望工務局能夠盡快完成,提供民眾更好的休閒場所。工務局長賴宇亭表示,工務局近年持續劃設埤塘公園,其中「內定里4-2號埤塘周邊景觀營造工程」於去(110)年動工,預計今年11月完工;針對議員所關心的內定3-3號埤塘公園,工務局已完成規劃,並進入基本設計階段,預計明(112)年動工。

鄭市長表示,市府於去年推動中壢內定里4-2號埤塘工程,結合埤塘生態,種植多樣樹木,打造為「內定綠塘」,也已經動工,許多民眾都非常期待;水務局也將機捷A21站旁的5-1埤塘列為重點項目,未來將劃設為埤塘公園。此外,有關劉曾議員所關心的中壢內定里3-3埤塘公園,目前正規劃中,市府將積極辦理,讓民眾有更多元的活動空間。

劉曾議員提到,市府自107年起,於機捷A20興南站推動區段徵收,原預計於今年8月完工,但至今仍未完成土地點交工作,並詢問工務局目前進度。賴局長表示,機捷A20興南站區段徵收工程這2年來受疫情影響,目前進度已逾9成並進入收尾階段,工務局也將持續督促廠商施工進度,於完工後立即進行土地點交。

劉曾議員提到,「南園市民活動中心」為中壢永福里、忠福里、幸福里與興福里共用的活動場地,實際上卻多為永福里舉行里民活動與長者共餐等活動使用,其他3里使用機會與頻率較少;市府目前於機捷A21環北站徵收區內規劃「公4公園」,其面積較大,並建議市府可於公園內新設市民活動中心,讓其他里的里民都能就近使用。

鄭市長表示,機捷A21環北站的區段徵收工程在縣府時代便開始推動,曾一度停擺,後市府縮減開發面積,才順利通過區段徵收工程與都市計畫的審定,並於今年6月正式開工。由於此重劃區鄰近舊市區,公共設施的服務範圍擴及舊市區與新市鎮的居民,市府將儘早完成各項公設的規劃,以滿足周邊居民的需求。

鄭市長進一步說明,市府在機捷A21環北站徵收區內規劃「興南非營利幼兒園」,也同步取得學校用地興建「環北國中」,將提供興南國中遷校使用;此外,市府曾在專案會議中盤點區內的公園及綠帶,包括鄰里型公園與河濱公園,並認為新街溪畔的河岸公園面積較大,較適合設立市民活動中心或社福館,惟目前相關土地尚未取得,市府將依照劉曾議員建議,在公園內規劃市民活動中心。

劉曾議員指出,內壢大華路是連接桃園區的重要道路,上下班時車流量大,面臨路寬不足、會車不易,造成容易壅塞的情形;而該路段周邊多為農地,工務局若透過「協議價購」的方式,以土地公告現值1.2倍徵收土地以進行拓寬,則可能因公告現值過低,進而降低地主合作意願,詢問工務局是否有針對此路段進行拓寬的計畫。

賴局長表示,市府自105年起推動「道路開瓶計畫」,並與地主密切合作,盼能最大程度保障其權益,而大多數地主都願意配合,也認為道路開瓶將有助於公共利益。市府目前已打通逾百處道路瓶頸,獲得地方居民認可,推動成效十分良好。賴局長也說,道路經過拓寬後,不但交通更加暢通,也有周邊地區進行整體開發,好處非常多。

賴局長談到,內壢大華路上下班車流確實較大,工務局將請養工處會同中壢區公所,評估用地取得的難易程度與經費,並與地主密切溝通,視實際情況進行拓寬,儘早打通交通瓶頸。鄭市長表示,市府近年推動道路開瓶計畫,多以土地公告現值1.2倍價格徵收土地,將請工務局與中壢區公所評估工程經費後,以同樣的標準與地主協商,若無法達成共識,則視情況優先施作局部瓶頸路口拓寬工程,市府將盡力而為,滿足地方民眾的需求。

劉曾議員指出,中壢地區推動交通科技執法的成效良好,大大降低事故發生比率。但有民眾反映,因為機車待轉區過小,因此,停在區外等紅綠燈便遭開罰,建議警察局針對這類情節輕微的違規,於情理法上斟酌執法。警察局長許錫榮表示,市府目前多以各路段交通事故與違規件數,作為科技執法的依據,目前桃園共有100個路段實施科技執法,有效降低肇事比例達40%,遭取締者以闖紅燈為大宗;針對停在待轉區外輕微的違規情形,在法律許可的前提下,交通大隊將以勸導取代開罰,以減輕民眾困擾。

劉曾議員指出,台中市領先全台,透過「AI空品數據中心」管制空氣污染,有效改善空氣品質,機車定檢比例也大幅提高,並詢問環保局是否有類似的規劃。環保局長呂理德表示,依《空氣污染防制法施行細則》,目前相關單位僅能以目視進行空污監測,檢測人員也須經過專業訓練;透過傳統機具進行空污監測,仍然是當前最主流、最沒有爭議的方式。議員所提及的透過AI監測空污,目前法規上仍不允許,而台中所推動的AI空品數據中心應是測試階段,並未正式上路。

呂局長進一步說明,儘管台中近年空污管制有成,但桃園的空氣品質仍優於台中。目前桃園的機車定檢率約為70%至80%,在六都中並不算太低,市府也積極淘汰老舊二行程機車,數量已從原本的28萬輛減少至約2萬輛,且多為閒置車輛,不影響空氣品質。

鄭市長表示,桃園雖為工業聚落,但在環保局與民間企業共同努力之下,各項空污指標都獲得大幅改善,空氣品質也優於台中。鄭市長進一步說明,截至今年6月為止,桃園空氣品質指標AQI良好比例為六都第一,PM2.5平均濃度今年上半年更降至12.1微克,連續3年低於國家標準值15微克,顯示桃園空污管制十分成功;市府近年持續推廣綠色運具、共享運具,設置多處汽機車定檢站,也推動工廠降載、減排、淘汰工業用鍋爐與大小烏賊車取締等工作,成效都是六都前段班,也獲得環保署的肯定,成為各縣市的範本。

劉曾議員談到,桃園作為工業大城,過去媒體曾報導,中壢酸雨連年高居全台最酸,而青埔作為桃園重點發展區域,市府應更加重視環境品質。呂局長表示,根據去年的雨水監測資料,桃園全市降雨的pH總平均值為5.66,高於酸雨定義之5.0。鄭市長也表示,媒體所報導的中壢酸雨一事為假訊息,之前已經更正,其應是以高速公路旁的雨水測站作為基準,才會得出中壢雨水偏酸的結果,其他各測站的檢測值都是合乎標準的。

劉曾議員指出,GoShare與iRent 等共享運具在桃園上路2年多來,使用率持續提升,但有民眾反映,共享車輛在市內大眾運輸較不方便等部分區域,並無提供服務,在租借上較為不便,並詢問交通局是否能針對服務範圍與業者溝通。交通局長劉慶豐表示,桃園推動共享運具的成果卓越,帶給民眾許多方便,目前提供借還車的地點以桃園市中心與各大幹道為主,民眾在服務範圍內可隨借隨停;日後各行政區若有擴大服務範圍的需求,交通局將與業者協調,讓車輛租還更加便利。

鄭市長指出,目前桃園的共享車輛,以GoShare與iRent兩大系統為主,民眾透過手機App 便可查詢服務範圍,也不用花費時間尋找停車格,非常方便;車輛可供租還的範圍,目前仍以各都會區為核心,擴張到鄰近郊區,其中青埔高鐵特區等交通樞紐,更是租借熱點,使用率非常高。此外,由於業者難以在沿海、深山等地區收回車輛進行管理,因此,非屬其服務範圍,交通局也將對此進行宣導與推廣,並與業者討論是否能擴大服務範圍,以提高共享運具的可及性。

劉曾議員說明,交通局曾在南崁地區劃設「捐血車專用區」,主辦單位不必再費心尋找捐血車停車格,並詢問交通局是否也能針對中壢地區比照辦理,方便各團體舉辦捐血活動。劉局長表示,相關團體若欲舉行捐血活動,可向交通局提出申請劃設臨時停車專用區;若捐血活動為定期舉行,且捐血車停放的路段交通條件許可,則交通局將在民眾提出申請後進行實地勘查,進一步劃設捐血車專用區。

劉曾議員提出,桃園部分路段因鄰近污水處理廠,路面人孔蓋面積較大,雖有防滑措施,但長期使用,防滑係數降低,仍可能造成用路人危險,並詢問工務局是否針對人孔蓋進行定期抽查。賴局長說明,交通部公路總局108年修正法規,新設未下地人孔蓋(面積≧900平方公分)以英式擺錘抗滑試驗於濕環境下實測,抗滑值應在50BPN以上,而養工處也是採用相同的標準;工務局也定期針對本市人口蓋進行抽查,若防滑係數未達標準,將要求施工廠商處理;針對無法處理的人孔蓋,則考慮下地處理。鄭市長表示,市府近年推動下水道接管與路平計畫,大多數人孔蓋都已下地處理,僅於路面保留部分人孔蓋供維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