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市政總質詢:陳治文議員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6)日率市府團隊至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8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列席備詢,就市議員陳治文提出政策延續性的期許、大溪交通建設規劃及執行情形、板龍快速道路延伸至河東地區、710公車路線營運效益、捷運綠線延伸至大溪執行進度、大嵙崁計畫重點工程進度及周邊交通串連、北橫國家風景區爭取進度、三層地區歷史迷宮巷營造計畫、發展夜間經濟學、桃園市醫療量能、大溪區設置「醫療專區」之可行性、快篩試劑儲備及供應情形、大溪及復興區休閒農業區推動情形、大溪及復興區新建及舊有市民活動中心進度、市立圖書館大溪分館及埔頂分館辦理情形、國小增班計畫及幼兒園遷校後之活動館舍運用情形、校園周邊交通安全等質詢事項詳細說明。
陳議員首先向各局處首長表達市政及政策不中斷的期許,由於公共建設具有延續性,尤其鄭文燦市長任內,針對大溪區、復興區,在交通、觀光、文化、教育、農業、環保、社福等領域投入非常多計畫,部分在中央審理中,部分在地方推動中,期許各單位繼續保有活力與動力,延續大溪及復興的相關政策,讓施政不中斷。
陳議員進一步關心大溪及復興區交通建設規劃及執行情形,並針對大鶯豐德交流道延伸至大鶯路的部分,建議交通局應針對大鶯路的交通衝擊量進行評估。
交通局副局長張新福說明,國道3號增設大鶯豐德交流道,109年10月行政院核定可行性研究,目前由高公局辦理規劃設計、環評等程序,預計117年完工通車;國道3號接台66線增設系統交流道,改善工程正在進行中,預計明(112)年3月完成北向匝道設置及通車,預計後(113)年完成南向,整體完工通車;此外,大漢溪左岸新闢道路規劃,由工務局、水務局同步進行,工務局正辦理中庄調整池到武嶺橋路段定線,將配合大鶯豐德交流道工程進度施作;而水務局辦理溪洲橋至武嶺橋路段的防汛道路,已設計完畢,目前正在準備工程招標。
陳議員提出,板龍快速道路延伸至河東地區,建議可從武嶺橋端延伸一條支線至河東地區,減緩武嶺橋兩側的交通衝擊。交通局副局長張新福表示,板龍快速道路由交通部公路總局主辦,正辦理策略評估期末審查修正作業,待本案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市府一定會極力爭取板龍快速道路延伸至河東地區。
陳議員肯定交通局對於710路線的重視,目前分為A、B路線試營運,並建議交通局應密切注意效益及未來是否需要調整。交通局副局長張新福表示,710公車不僅是增加路線,也增加服務車輛;710大溪-捷運永寧站、710B內柵-捷運永寧站路線,尖峰時段增加營運車輛數,另增加710A崎頂-捷運永寧站,服務仁善、仁和往返捷運永寧站的需求。
陳議員關心捷運綠線延伸至大溪的計畫進度,並建議未來捷運綠線應延伸至河東老街地區。捷工局長陳文德表示,依現行審查作業辦法,必須等第二階段捷運路網計畫通過之後,始能進行可行性研究報告,目前本市第二階段捷運路網計畫今(111)年5月6日經交通部同意備查,5月27日再報交通部審查,交通部訂於9月20日召開第二次初審會議。
鄭市長表示,捷運綠線延伸至大溪老街的建議值得參考,但捷運計畫有工程上的限制條件,考量當地約80公尺的高低落差,且若將捷運跨越大漢溪、高於武嶺橋,也可能對大漢溪景觀造成衝擊,因此,目前先規劃捷運綠線延伸到埔頂站;若未來工程技術有重大突破,他也贊成第二階段捷運綠線延伸至大溪老街及河東地區。鄭市長也強調,他瞭解大家都希望捷運鄰近住家,但捷運的規劃會盡量拉到主要生活圈,與公車在社區繞行的概念有所不同。
陳議員也提到,捷運綠線延伸大溪GA02-03站間,行經大溪區3個里,卻未設置車站,詢問交通配套措施。捷工局長陳文德表示,捷運站的概念是運送主要的旅運量,再配合市區公車、Youbike等公共運輸系統輔助,提供最後一哩路的接駁、轉乘服務,相關規劃將提供書面資料說明。
鄭市長說明,桃園剛開始發展捷運,第一條捷運不太可能服務到每個里,目前每個捷運車站的服務範圍約方圓800公尺,可透過步行、騎腳踏車或其他交通工具到達捷運站,儘管每個人都希望捷運經過自己家,但捷運路網的劃設也需符合整體捷運工程設計。而針對捷運路網周邊的公共運輸系統,將請交通局及捷工局合作研擬,待捷運完成後,將進一步建立大溪埔頂地區的環狀市區公車路網。
鄭市長強調,目前「桃園第二階段都會區捷運系統路網計畫」交通部已同意核備,現階段應盡快完成可行性報告核定作業,若一再討論路線更動,恐導致無法定案。對於增設延伸線或支線的建議,鄭市長則回應,待捷運綠線延伸至大溪完成後,未來可考慮增加支線,但仍須經可行性報告核定及中央的審查機制。
陳議員詢問「大嵙崁計畫」重點工程進度。水務局長劉振宇說明,「大嵙崁親水園區景觀工程」於今(111)年6月17日竣工;「大漢溪跨河休憩路廊銜接工程」預計今年10月完工,將串連大漢溪左右兩岸設施;「大嵙崁地質公園」將營造28公頃灘地環境,今年7月15日開工,預計明(112)年5月完工;「瑞興濕地公園」占地約20公頃,今年3月開工,預計明年9月完工;「大嵙崁生態探索公園」針對大漢溪228公頃浮覆地辦理整地發展規劃,市府農田水利署與合作向中央爭取4年15億工程經費補助。
陳議員指出,大嵙崁計畫許多亮點建設陸續完工,建議市府應加強點與點之間的交通串連,包含道路路線整頓、路線指標、動線引導等,避免舉辦活動期間,造成大漢溪左岸、右岸交通阻塞;而針對目前正在舉辦的韭菜花節和即將開幕的「桃園地景藝術節」,陳議員也建議文化局、水務局、交通局、警察局及區公所應合作加強相關作為。
鄭市長表示,桃園地景藝術節由文化局舉辦,會在橋頭停車場規劃接駁車,若開車前來參加活動的民眾,可從橋頭停車場搭乘接駁車至活動會場。此外,未來大嵙崁計畫周邊將增加3處停車場,包括水與綠休閒園區增設土丘公園停車場,七張福德祠旁的國有土地,也將規劃轉型為公園及停車場,另中庄吊橋將於今年10月完工,水務局也正規劃在中庄吊橋橋頭4公頃的土地設置停車場及公園。
陳議員關心北橫國家風景區的爭取進度。觀旅局長楊勝評表示,市府辦理「北橫風景特定區評鑑資源調查作業」,目前已完成評鑑報告書,8、9月也帶領在地部落居民、主席、代表及里民等,到台灣其他國家風景區參觀,加深其對計畫的瞭解與支持;另市府已爭取到交通部觀光局「重點景區遊憩廊道計畫」總經費約2.6億元,各項計畫已發包執行中,在正式提升為國家風景區之前,市府即已陸續啟動北橫沿線的各項觀光建設。
陳議員詢問三層地區歷史迷宮巷營造計畫、打鐵寮古道、慈湖園區、北橫等相關景點的推動成果;並請文化局與觀旅局,針對三層迷宮巷相關計畫,共同召開地方說明會,讓更多鄉親能瞭解計畫內容與發展導向。
文化局長莊秀美表示,三層地區迷宮巷打造計畫目前由文化部文資局辦理三層調查研究中。對此,觀旅局長楊勝評表示,市府運用「重點景區遊憩廊道計畫」2.6億經費,從三層、頭寮到拉拉山巴陵沿線進行相關配合工程及管理計畫,包含沿途的招牌、環境整理都有納入。
針對大溪及復興區的夜間觀光,陳議員表示,經他質詢建議以後,文化局相關館舍已配合開放夜間參觀,並詢問觀旅局夜間觀光的整體推動策略,另詢問經發局是否有與商圈合作,帶動夜間商圈觀光,發展「夜間經濟學」;此外,也請局處配合針對夜間觀光執行效益提供書面資料說明。
對此,經發局長郭裕信表示,市府補助大溪商圈以深度導覽及夜間觀光為主軸辦理活動,藉此吸引遊客在大溪參與深度導覽並留到晚上,計畫會持續推動;另復興區沿線設置3個商圈,透過商圈串連提升大溪、復興的觀光吸引力。文化局長莊秀美表示,許多館舍已延長開館時間,如:木生活館及物產小鋪即延長開放至晚上8點。
觀旅局長楊勝評表示,為推動大溪、復興夜間觀光,除了延長設施的開放時間,活動及產業服務機能也從日間延伸到夜晚;另針對大溪區的住宿需求,目前大溪及龍潭區的民宿產業蓬勃發展,加上石門水庫溪洲服務區的公有露營區,這3個地方連結起來能提供夜間住宿功能,延展夜間觀光效益。
陳議員關心桃園市的醫療量能,並提及本市11家急救責任醫院的病床現況以及清華醫院在航空城、中央大學醫院在八德、國軍桃園總醫院擴建在龍潭、大溪埔頂營區的「醫療專區」等相關計畫,詢問本市整體醫療量能規劃;此外,陳議員也建議,衛生局除增加病床數外,也應針對設立兒童、婦幼或長者專科等面向,對全市醫療量能進行通盤檢討。
對此,衛生局長王文彥說明,專責病房開放一般病床的5%-10%,並視目前疫情狀況調整,而目前本市專責病床占床率大致都小於50%、ICU專責病床占床率約60%。
鄭市長進一步表示,桃園各項醫療投資做了很多,目前相關計畫預計增設近2千床,包括清華大學桃園附設醫院在機場捷運A16橫山站,預計增設910床、急性一般病床200床,已獲得衛福部審查通過;部立桃園醫院將增設400床,已獲核定,國發會正在審查預算;桃園亞東醫院核定增設482床;國軍桃園總醫院預計增設143床,已於今(111)年3月開工;聖保祿醫院增設174床,工程準備上梁;八德的長榮醫院增設150床,已獲核定,醫療社團法人也已完成登記。
鄭市長指出,大溪區人口約9.4萬人、復興區人口約1.2萬人,目前醫療後送主要是送往國軍桃園總醫院;未來在埔頂營區或大溪行政園區周邊,待抵費地重劃後,市府將取得部分土地運用,會請衛生局評估在大溪區增設「醫療專區」之可能性,預計以部桃大溪分院或兒童醫院的方向規劃,並將優先考量老人復建專科及兒童專科。
陳議員詢問本市快篩試劑儲備及供應情形,包含安全控管情況及弱勢家庭、團體、族群的發放情形;也建議市府積極向中央反映市售快篩試劑價格問題。衛生局長王文彥表示,公費快篩試劑的部分,8月15日中央實施第三輪0-6歲幼兒免費領取1份(5劑)快篩試劑,9月1日起65歲以上長者也可免費領取1份(5劑)快篩試劑;另低收入戶、長照機構、軍隊、學校等都有配發機制。而實名制購買的部分,中央宣布9月1日起第五輪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每位民眾可購買2份(10劑),每份500元,目前全市433家健保藥局快篩試劑量均足夠。
鄭市長表示,目前6歲以下及65歲以上民眾,每個人可持健保卡至健保藥局免費領取5劑快篩試劑;另市府儲備的快篩試劑數量充足,包括教育局儲備32萬劑快篩試劑,警察局、消防局等市府各單位也都有儲備。
陳議員關心大溪及復興區休閒農業推動情形,並期許相關資源應加以整合。農業局長郭承泉表示,大溪及復興區目前有3處休閒農業區完成公告劃設,包含:大溪區月眉休閒農業區、大溪區康莊休閒農業區、復興區暨大溪區台七桃花源休閒農業區;爭取劃定中的有大溪區百吉休閒農業區;規劃輔導中的有水與綠休閒農業區、草嶺溪休閒農業區。
鄭市長表示,大溪是休閒農業發展的重鎮,目前已有「3加3」總計6個休閒農業區,包括他任內劃設完成的3個休閒農業區,以及3個孕育中的休閒農業區,他也希望未來下屆市府能延續完成。鄭市長指出,月眉休閒農業區、康莊休閒農業區及台七桃花源休閒農業區都經營得宜,其中,台七桃花源從推廣聖誕紅改成繡球花後,效果更好;另外,規劃中的休閒農業區,以中庄的水與綠休閒農業區發展較為成熟,有韭菜專業區及中庄旅遊資源;草嶺溪休閒農業區有苦茶油、礦坑遺址及農村生態;而百吉休閒農業區則要結合阿姆坪旅遊,包含金針花、大溪老茶廠、阿姆坪活魚等特產,發展觀光型休閒農業區。
陳議員也關心大溪區、復興區新建及舊有市民活動中心的辦理進度,期許民政局加快進度。民政局長陳靜航表示,目前大溪區市民活動中心有3處新建中,包括興和及福仁市民活動中心為拆除老人會館重建案、一心里將結合圖書館大溪分館合併新建、三元里則於員樹林傘儲庫營區內新建中;另外,規劃中有4處,包括義和里進行細部設計中、一德里由大溪區公所辦理設計規劃勞務採購招標中、永福里修正基本設計中、瑞源里經兩次流標後重新檢討上網招標作業;另復興區羅浮市民活動中心,預計10月底完工。
陳議員質詢市立圖書館大溪分館及埔頂分館的辦理情形、員樹林地區有無設置圖書分館計畫、林務局大溪工作站宿舍群登錄歷史建築後之未來規劃、「大溪好生活」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之規劃內容及辦理進度、地景藝術節如何與在地休閒農業區結合等,要求文化局就主政事項提出書面報告說明;並請工務局就埔頂分館進度說明。
工務局長賴宇亭說明,市立圖書館埔頂分館正辦理細部設計階段,後續會按程序上網公告招標;大溪分館的部分,因疫情及營建物價波動等大環境因素,營造廠商提出解除契約,預計明(112)年重新招標,後續會加快速度,重新編列預算並進行發包作業。
陳議員詢問大溪區內柵國小、員樹林國小、仁善國小增班計畫及幼兒園遷入校園後,活動中心館舍的運用情形。教育局長林明裕表示,內柵國小增班計畫的校舍改建工程,預計今(111)年底前完工;而大溪幼兒園內柵分班會配合工期遷入校園內;員樹林國小及仁善國小校舍改建的部分,將納入爭取教育部112-114年度一般性補助款老舊校舍拆除整建計畫專案辦理。
陳議員指出,校園周邊的交通安全非常重要,需要教育局與交通局、警察局等各單位配合,詢問市府相關作為。教育局長林明裕表示,針對校園周邊交通安全,教育局針對全桃園各學校進行通學步道全盤檢視,也請各學校提出相關改善計畫,並知會相關單位協助,會後將提供書面報告說明改善情形。
最後,陳議員也針對噪音取締聯合稽查如何落實;變更石門水庫水源特定區計畫,經檢討後將住宅區及旅館區變更為水庫保護區後,在地居民居住權益保障作為;變更大溪區都市計畫(包含埔頂轉運站)及大溪行政園區辦理進度及未來規劃;「桃園豬」業務推展情形;石門水庫入園收費新措施檢討;大溪科技園區及瑞源擴大灌溉區期程;大嵙崁清淤運輸道路規劃納入民眾意見改善設計;大溪區號誌桿基座安全性等議題,請相關局處提供書面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