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市政總質詢:周玉琴議員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6)日率市府團隊出席桃園市議會第1屆第3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備詢,就市議員周玉琴提出桃園鐵路地下化、公車8公里免費、楊梅體育園區進度、楊梅圖書館進度、楊光國中小活動中心經費減縮、楊梅區公所改建、楊梅親子館規劃、上田里和平公園規劃、楊梅3個傳統市場改建、里鄰編組調整、桃農台電專班限定學生設籍地、瑞獅橋欄杆經常性毀損、農業經營計畫實績認定、楊梅區員本里飛航噪音問題等質詢事項詳細說明。
有關桃園鐵路地下化議題,鄭市長指出,他之前已直接和準交通部長賀陳旦、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通過電話。賀陳旦部長表示無預設立場,亦不反對桃園鐵路地下化。蔡總統也表示新政府並未反對,未來新政府上任後,他也會與行政院協商經費分擔等相關事宜。
鄭市長表示,目前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及新竹市鐵路都已地下化,只有台中市是高架化,但由於台中有50-80米林蔭大道,桃園沒有,過去朱立倫前縣長規劃鐵路高架化時,也同時設有60米林蔭大道,但由於要徵收4,000多戶房屋,無法執行。之後吳志揚前縣長取消林蔭大道規劃,就目前的路廊,要在桃園至中壢之間狹隘空間中,開出高架鐵路,無論對噪音和市容景觀影響都很大。考量這些因素及桃園的發展,桃園要採取地下化,未來也會和台鐵商量,是否有可能延伸到楊梅。
有關周議員提出希望楊梅也能納入公車8公里免費的試辦計畫,對此鄭市長提到,試辦主要是開發電子票證,之後的實施比較重要;他責成交通局,盡量將楊梅、龜山之間的台1線幹線公車納入試辦範圍。
有關楊梅體育園區進度議題,鄭市長說,新市府上任後編列12億元土地徵收預算,目前預算已經到位,今年市府又編列5,000萬元工程設計費,因此總共有12.5億元經費。預計先在平地進行第一期工程,目前正執行土地徵收準備工作,5月12日將召開第一次的體育園區第一期開發公聽會,7月舉辦第二次,11月辦理協議價購,106年上半年將土地徵收計畫提報內政部審議,走完土徵程序。
鄭市長也說,今年會同時進行設計,待設計圖完成,只要一取得土地,就可進行工程發包。他責成體育局加快速度,盡量縮短時程。近期也將由體育局和地政局在楊梅區公所說明進度。
有關楊梅圖書館進度議題,鄭市長表示,都市計畫變更工作都已處理完畢,預計5月12日會辦楊梅圖書分館和紅梅里集會所動工說明會,在動工說明會舉辦之後,就能夠看得到進度。
有關周議員質疑楊光國中小活動中心經費減縮問題,鄭市長談到,會勘時,各單位提出的經費規劃,都是暫匡列性質,實際經費仍需經過實質審查程序。他重申,市府支持這項計畫,在合理量體與預算下,不會打折扣,若真有需求就增加,會滿足學校需求。但他也提出並非面積越大越好、錢越多越好,仍應以實際真正需求為考量。
有關楊梅區公所改建議題,鄭市長表示,由於舊公所已建造60年,確實較為老舊,目前正規劃就地改建方案。同時,基於視野及交通考量,希望楊梅區公所能夠臨接至台1線,因而要徵收幾戶房屋,所以必須待徵收完畢,才能針對新的園區進行整體規劃。
有關周議員提出楊梅親子館選址議題,鄭市長提出,起初要蓋在集乳站,但經過實際會勘發現並不適合。他也提及,在雙榮里親子館兼集會所、永揚公托中心之外,目前楊梅市區仍需要興建親子館,因此會再找尋適合地點,目前部分農會具有閒置空間,可考慮和農會合作。
有關上田里和平公園規劃議題,周議員建議可栽種櫻花。對此鄭市長談到,和平公園改建計畫經費4,000萬元,是公墓改建公園,確實比較缺乏設施,他責成農業局和工務局進行會勘,評估植栽櫻花之可行性,藉此提升環境親近性。若植栽不夠,亦可進行二期工程。
有關楊梅第一、第二及大成等三個傳統市場改建議題,鄭市長說,原先已編列4,000多萬元經費進行整修和消防更新,但楊梅地方民意希望能夠擇一地重建,更具價值。他說,若個別改善效益不高,市府也傾向統籌預算,目前經發局已請區公所整合意見,針對市場重建地點提出優先選項。
有關里鄰編組調整議題,鄭市長指出,這項規定是經過議會討論通過的分里原則,但是實際上也具有彈性,會尊重地方傳統和居民意願,不會驟然廢里。若地方不同意或想要保留地方傳統,市府皆會予以尊重。
有關桃農台電專班限定學生設籍於桃園市蘆竹區、大園區、新屋區、觀音區議題,鄭市長表示,該台電專班預算來自經濟部,是利用台電電廠回饋金計畫成立,因此只針對電廠回饋區,並非獨漏楊梅區。事實上,台電在全國北中南區也都採取相同做法,但市府仍會向中央反應,是否能夠將學生設籍地範圍開放至整個桃園市。
有關瑞獅橋欄杆經常性毀損的處理議題,周議員提到常有貨櫃車趁深夜在橋上大迴轉,撞壞欄杆,甚至掉落至下方種田處,建議設置分隔島或裝設監視器。鄭市長提出,大貨車迴轉問題造成交通重大影響,責成交通局和工務局現場會勘,評估後續處理方案。
有關農業經營計畫實績認定問題,鄭市長提到,農舍新建管理辦法由農委會規定,目前將難度提高,必須符合農民身分、從事農耕、或具有農場經營企畫書,亦即從過去「管地不管人」變成「管地也管人」,目的就是要限縮,對農舍興建採取更嚴格規範。但若確實是農民,並不難申請,尤其先前市府已經將程序簡化到比其他縣市還簡單,建議農民可盡量參考範本。
有關周議員提到,楊梅區員本里飛航噪音大,卻不在回饋區中,對此鄭市長談到,噪音管制區和回饋區的劃定,是民航局依據噪音監測結果而來,他責成環保局向交通部民航局反映,再進行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