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國中學力倍增計畫
「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願景。提供多元學習的教育環境,增進孩子學力得以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是刻不容緩的教育使命,拔尖扶弱、學力倍增更是身為教育者所應擔負的責任。本市因幅員廣大,部分偏鄉地區因家庭背景及資源受限,近年來本市投注各項教育資源,希冀能提升全市國中學生學習成效。
為鼓勵各校提升學生學力表現,本市從109學年度起,特訂定學力倍增計畫,計畫分深耕型及精進型,深耕型為全市公立國中均需參與,分析會考相關資料,整合提升基本學力SWOT分析,統整校內外教學資源,透過課發會及教研會討論具體作為及策略,深化教師課綱轉化專業共學力,活化課堂素養教學,藉由備觀議課,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實踐有效的教與學,讓學生學習成效具有加乘的效果。精進型可由學校擇定科目申請增A或減C社群,提供教師成立學習社群經費,落實備觀議科課,廣邀各科學力倍增諮詢輔導委員,提供入校諮詢輔導。
依據各校會考各科進步情形進行獎勵,分成深耕型增A及減C組,增A擇優獎勵甲組(九年級學生數300以上)及乙組各前三名,減C則全市擇優獎勵前八名學校。精進型則是增A或減C的進步率必須高於本市比率的20%才能達標,能夠獲獎的學校都相當不容易,是師生一起努力的成果。今年總計頒發新臺幣172萬元獎勵金,其中文昌和龍潭國中是深耕型增A同時減C皆成效卓著之學校,永安國中則是精進型增A同時減C共有五科達標取得獎勵金45萬元,為獲取本市最高獎度學校。
辦理全市國中會考檢核及分析工作坊,除頒發學力表現優異學校外,還進行全市會考表現分析及各科輔導團會考試題分析與教學策略建議,今年是108課綱的首年會考試題,強調統整能力與應用能力的素養命題,透過分析策略讓各校課程領導人了解,隨著會考命題題型的改變,應使學生熟悉命題趨勢題型,老師的教學策略亦要著重生活運用,發展共通性整體思維策略。本市將於12月規劃辦理增A減C成效卓著的學校分享經驗,呼應108課綱「自發、互動、共好」的願景,讓其他學校相互學習,使全市學生一起成長。
教育是生命感動生命的歷程,讓孩子的一生,不論從家庭到學校,或是走出社會,都能展現出自己獨特的才能與成就。透過學習歷程,培養孩子帶得走及終身學習的基本能力,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藉由閱讀理解、雙語教學、素養導向教學與命題評量、科技融入翻轉教學等,積極提升基本學力,成就每位學生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本市將會持續以「珍視每個孩子,成就每位學生」為目標,持續挹注經費,透過活化學生學習、深化教師教學專業,以穩固學生學力、精進教育品質。
......................................................................................................................................
.....................................................................................................................................
本市是我國與世界接軌的門戶,亦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城市,自升格以來,為了給下一代最好的教育品質,本市全力投資教育,尤其致力於雙語教育向下扎根,挹注大量經費與資源,培育桃園學子成為優質的世界公民。在全球化的時代,科技資訊快速發展,跨國溝通講求速度與效率,英語儼然成為世界各國共同溝通的語言,故本市積極推動雙語教育,建置沉浸式學習情境,強化學生英語溝通力與學習力,精進英語素養,以拓展全球視野,培養其成為擁有宏觀視野與國際移動力的全球公民。
一、布建國中雙語學校推動策略
本市自106學年度起,推動雙語創新教學試辦學校計畫,讓孩子從一年級,進入智慧英語校園,藉由AI機器、人工智慧書牆、AR、VR情境遊戲,增加英文學習興趣,也透過中文、英語、程式語三種語言學習接軌國際。學校三分之一課程進行雙語教學,跨領域、跨學科,也結合數位科技,搭配平板觸屏,讓孩子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快樂學英文。107學年度起,試辦「雙語創新教學計畫」,7至8年級包含家政、藝文、健體及綜合領域實施雙語課程,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雙語創新學校於寒暑假期間,定期舉辦雙語科技營隊,邀請無外師學校參與,並結合資訊科技,提高相關學校學生學習興趣,並促進學校間的交流。
108年度起,於本市青埔國中及大園國中實施7、8年級至少三分之一課程進行雙語教學為目標。109學年度起將「英語重點學校」轉型為「雙語課程亮點學校」,除依教育部的部定英語文課程外,在校訂彈性學習課程以英語融入其他領域授課,並於各學習階段之彈性學習課程另開設1節英語文課程,國中七年級至九年級每週各4節英語課程(全校各年級英語文課程規劃為4-4-4),以強化英語教育。申辦雙語創新學校則需每週三分之一課程採雙語授課、跨領域學習,並結合數位科技,藉由AI機器人、AR、VR融入雙語教學,藉以培養未來公民與世界接軌的移動力。
二、整合中師外師共推雙語教育
本市國中設有雙語創新學校暨雙語課程亮點學校,皆核配外籍英語教師,自108學年度國中引進外籍英語教師20名、109學年度25名、110學年度36名,為提升教學成效,每年皆辦理外師集中訓練及優良外師集體觀議課,鼓勵外籍英語教師於寒暑假期間配合學校辦理課程研發、研習活動、師生營隊、師生社團、教學影片拍攝、線上教學、學校英文版宣傳品製作、課程成果發表等英語教育相關工作。
本市國中雙語本師人數,從109學年度的87位,增至110學年度118位,雙語本師的雙語教學模式包含獨立全英語授課、協同外師授課及協同領域教師教學。藉由每年辦理中外師資培訓共識營,各校校長及中外師齊聚一堂,為雙語教育攜手努力,同時透過中外師雙語觀、議課及專業社群發展,提升雙語授課品質,期待外師與中師攜手合作下,以活化的英語課程優化本市英語學習效果,讓桃園的雙語教育,造福更多莘莘學子。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將「國際勝任力」定義為一種多維度的能力,即在國際與多元文化環境中能有效學習、工作及與人相處的能力。在全球化與國際化的趨勢下,具備多種語言能力是掌握國際大勢及發展國際勝任力的關鍵。為因應「2030雙語國家政策藍圖」,本市積極推動雙語教育,未來,本市將持續透過投入雙語師資、科技應用、環境營造等層面,讓雙語教育普及,消弭學習落差,達成「校校有雙語」之進階目標,希冀藉由雙語教育之推動,提升本市學生國際參與的能力及國際觀,締造競爭優勢,培養桃園子弟成為走向世界的未來人才。
......................................................................................................................................
......................................................................................................................................
......................................................................................................................................
......................................................................................................................................
......................................................................................................................................
......................................................................................................................................
......................................................................................................................................
......................................................................................................................................
本市國中本土語教育及國中小新住民語文教育
本市是全國最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城市,而多元族群則是本市重要資產,因應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111學年度起中小學生必修本土語言/臺灣手語,包括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閩東語和臺灣手語,國中學生每周都要必修一節本土語言/臺灣手語。隨著全球化時代來臨,國際人口快速移動,「新住民」議題也逐漸受到重視。本市新住民人口計有6萬多人,位居全國第四,為打造和諧共榮的多元社會,本市自108年起持續推動「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致力培養學生發揮語言與多元文化優勢,讓一般民眾了解多元文化意涵,共創友善融合的社會。
本市對於本土語的推動作為,包括:請學校儘早調查、精確掌握新生選習意願,以利學校預估開班節數及盤點所需師資;亦召開本土語師資列管會議,以分區、一校一列管方式確認各校各語別師資,協助學校跨校共聘師資;另邀集各語別協會,請各協會協助盤整師資,且成立Line社群並架設本市國中本土語媒合平台,透過人求事、事求人的整合協助學校師資到位。同時尋求外部資源,要求學校積極薦派教師參與閩、客及手語認證培訓研習,希冀可由校內教師優先授課,解決師資問題。本市閩南語及客語每年均有開設教學支援人員培訓場次,另委請本市大成國小辦理閩東語教師培訓認證;並辦理國民中小學原住民族語教師聯合甄選,協助各校媒合族語師資。
新住民教育部分,因應新課綱將新住民語文納入國中小語文領域,本市自108學年度成立新住民語文教育輔導團,建立新住民語文教育行政支持系統,全力推動新住民語文課程,包含培訓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工作人員、開發教材、編寫課程計畫、到校輔導及辦理相關新住民語文教育計畫等,全面紮根新住民語文教育。
同時本局每年辦理新住民教學支援人員聯合甄選,推動跨校共聘,提高新住民教學支援工作人員授課節數,鼓勵新住民投入新住民語文教學工作,開班率已連續四年都是全國第一,其中以選修越南語為大宗、其次依序為泰國語、印尼語、菲律賓語、馬來語、緬甸語及高棉語(東埔寨)。為了提供新住民語文教學支援人員教學輔助教材並提升孩子自主學習新住民語文的能力,桃園市結合線上學習,首創新住民語文互動教學影片~七國新聲道,積極為學生提供多元線上學習管道,提升自主學習效益。
......................................................................................................................................
......................................................................................................................................
自主學習3.0實驗室
本市為鼓勵教育創新與實驗、保障學生學習權及家長教育選擇權,依《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及《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委託私人辦理實驗教育條例》,並落實《教育基本法》鼓勵政府及民間辦理教育實驗的精神,創設本市自主學習3.0實驗室,提供學生多元課程與學習,以落實實驗教育創新之精神。
......................................................................................................................................
......................................................................................................................................
一、桃園市智學吧
二、桃園市國中單字學習網
三、桃園市國教輔導團專屬網站
四、桃園市英語教育資源中心
五、桃園市自主學習3.0實驗室
六、桃園市政府主管法規查詢系統
七、各項獎助學金及就學補助查詢
八、國中小學區劃分查詢
九、全國中小學中輟生通報及復學系統
十、桃園市教師專業審查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