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桃園市政府資訊科技局logo圖

應用服務

桃園網路e指通

一、系統簡介
桃園網路e指通暨創新e化便利超商整合服務系統,整合本府47個機關便民服務業務共653項申辦項目,民眾可由網際網路,下載各項申辦案件表單、於線上申辦及付款,完成申辦作業之電子化申辦服務,每年申辦量達37萬件。因應科技發展及民眾使用習慣變更,並於108年重新以行動化角度全面打造政府便民服務升級,讓民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均能以任何終端設備(Web、平板、 手機)取得並完成數位申辦服務,達到行動申辦、多元支付、行動憑證謄本查驗、數位服務個人化,達成 「單一窗口,全程服務」之簡政便民目標,並轉型為以人民為核心的服務,打造更多創新應用的體驗。
二、使用對象
客家事務局、交通局、衛生局、環境保護局、農業局、經濟發展局、勞動局、觀光旅遊局、法務局、水務局、民政局、財政局、工務局、教育局、社會局、地政局、都市發展局、原住民族行政局、地方稅務局、警察局、消防局、文化局、青年事務局及各區公所等機關及一般民眾。
三、系統效益
(一)、多元繳費管道超便利
為了提供民眾進行各項申辦服務所需繳納之規費以及各項罰鍰便利性,提供多元的繳費管道(如Line Pay、台灣Pay、街口支付、拍付、悠遊付、ibon繳費信用卡、金融帳戶等支付工具)供民眾選擇,俾利民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均能以任何終端設備(Web、平板、手機)取得以自己習慣的方式進行申辦服務規費繳費及罰鍰之繳納。
(二)、多元證件檢附-MyData數位服務個人化
結合行政院推動「政府資料開放」政策,透過民眾授權之個人資料,建構以民為本的數位服務個人化(My Data)創新服務,提供由民眾授權後取得其個人資料,運用跨機關資料交換平臺進行相關授權、身分認證、資料安全保護等作業,以「民眾隨心授權、資料隨手可得」形式,取代以往民眾奔走蒐集資料才能申辦業務的無效率,以網路代替馬路,使服務轉型為真正的「一站式」數位政府服務。
(三)、多元關懷縮短數位落差
為使系統能服務更多元廣大的群眾,本系統提供長青學苑電腦學習課程報名及資訊代理人協助申辦等服務,提供給不熟悉電腦資訊系統操作的群眾。將以往政府業務習慣以業務機關區分服務項目,導致民眾不好辨識、無法順利找到所要的服務,改以使用者行為引導進行服務重新設計,且因民眾喜歡「專屬客製化」的貼心服務,故以服務為導向,由不同身分角色、和生活主題出發,搭配親和直覺的圖示設計,讓民眾更容易找到所要的申辦服務,進而提升使用效能,降低因不會操作、不曉得申辦服務在哪,而造成的數位落差,而透過服務分類如分出如原住民、身心障礙者與婦女、兒童等,對多元族群可加快直覺式索引服務,感受市府的用心。
(四)、跨機關服務,簡化流程
提供N合一跨機關通報平台,整併地方稅務局、經濟發展局、交通裁決處、各區公所、各戶政事務所、各地政事務所、交通警察大隊、各地區國稅局、中華郵政、電力公司、監理站、自來水公司及欣桃天然氣等12類機關之申請書,由各戶政事務所將民眾資料異動藉由此平台,通報至受通報機關單位進行資料變更辦理與案件處理回覆,節省民眾往返於各機關更正時間,透過繁瑣表單簡化與跨機關服務流程整併,達到服務資源水平整合,節省民眾辦理時間與金錢。
(五)、跨區服務整合,大幅提升洽公便利性
透過區公所跨區服務,民眾可就近向任一區公所申請,不再受限於戶籍所在地,大大增加選擇性及便利性。如全民健康保險第六類轉入轉出資料異動,依規定必須至戶籍所在地的區公所申辦,考量民眾的需求,透過內部作業流程改造,讓任一區公所皆可直接受理,由區公所間協力合作完成相關程序;另外父母未就業家庭育兒津貼,除了可利用郵寄申請,也增加了跨區收件的管道,讓民眾可直接到任一區公所送件,提供更多元的洽公方式。其他實施項目還有急難救助、長期照顧服務、身心障礙鑑定及證明申請、身障專用停車位識別證、各項身障者補助、各項原住民族補助及各項兵役證明書等。整體而言,涵蓋區公所經常受理之申辦項目,服務對象包含身心障礙者、原住民族及大部分弱勢民眾,使更多市民受惠,讓市政一體的行政體系,創造民眾便利好生活。
(六)、免書證免謄本簡化作業
以跨機關單一窗口水平整合服務的概念,自動依據民眾申辦業務進行資料查調,民眾不必再到戶政、監理站等機構去申請相關謄本資料紀錄,減少民眾往返機關等交通時間。提供26項申辦服務可讓民眾免上傳個人戶籍資料、個人姓名更改資料、全戶戶籍資料、被保險人投保資料,以及營利事業登記一共5大類謄本資料。
 

聯絡人:王志團、蔡文蕙

聯絡電話:03-3322101#6956

相關連結:

  • 發布日期:106-04-21
  • 發布單位: 資訊科技局-智慧城市科
  • 最後更新日期:110-04-19
  • 瀏覽人次:1519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