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桃園新屋客家特色醫院營造客語友善環境,融合多元客語元素拉近醫病距離

  • 發布單位:新聞聯繫科
  • 資料提供單位:新聞處

桃園新屋客家特色醫院推動客語醫療服務

桃園新屋客家特色醫院營造客語友善環境,融合多元客語元素拉近醫病距離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5)日上午前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出席「桃園新屋客家特色醫院成立發布會」活動。鄭市長表示,醫療服務需要提升文化敏感度,為了營造客語友善環境,市府客家局率先與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合作,打造桃園新屋客家特色醫院,成立客語專責團隊,推動客語服務門診、布置客家友善環境,以融合多元客語元素的嶄新風貌,讓在地鄉親感受溫暖和親切,讓客家融入生活,同時拉近醫病距離,提升偏鄉醫療服務品質。

鄭市長指出,新屋及觀音地區,老年人口比例較高,特別需要照顧,因此市府向中央爭取預算,將擴建新屋分院,興建醫療大樓,擴大營運規模,也規劃於觀音大坡腳營區設置長照樂活園區,計畫皆已獲衛生福利部核定,盼未來提升當地長照服務。此外,市府亦加強客家認證餐廳、社區、學校等客語文化推動,塑造整體友善環境,讓客家不再僅限於懷舊和古板印象,而是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客家局代理局長戴興達表示,市府與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合作,成立桃園新屋客家特色醫院,以新屋客庄黃槿花、魚米之鄉及海洋客家等元素為設計主軸,並以黃、橘、粉、綠等暖色系為主色調。此外,院方亦推動多項客語服務,包括有高達8成具有客語能力的醫護及行政人員,每週有22個客語親善門診;開診時播放客家音樂,候診區電視牆播放客語影片或卡通電影;復健區布置常用客語對話詞彙等,盼提升客家意象,提供就醫民眾更多接觸客家語言及文化的機會,營造醫院客語無障礙環境,提供客家鄉親更友善的醫療服務。

今日包括立法委員黃世杰、市議員邱佳亮、市府客家局代理局長戴興達、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新屋區長姜義坤、楊梅區長羅國裕、衛福部桃園醫院院長徐永年、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長鄭明德、平鎮褒忠祠主委范振修等均一同出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