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5月22日市政總質詢:徐景文議員

  • 發布單位:新聞聯繫科
  • 資料提供單位:新聞處

5月22日市政總質詢:徐景文議員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2)日率市府團隊至桃園市議會第3屆第1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列席備詢,就市議員徐景文提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議題、本市宗教場所合法化、中壢殯葬園區環境問題及「火化場暨停車場新建工程」規劃進度、校園反毒宣導情形、中壢各國中小設校、遷校與擴建進度、本市特定工廠登記情形、新設中壢「過嶺綜合商用大樓」、規劃寵物友善公園、本市公寓大廈管委會設置情形、人本交通議題、好市多A肝食品檢驗議題、交通科技執法等質詢事項詳細說明。

徐議員說明,桃園在升格前便開始推動智慧城市相關政策,若能落實相關政策,並結合大數據、物聯網及AI等高科技,就能提升市民幸福感,並詢問張市長對智慧城市的願景與看法。

張市長說明,市府環保局與水務局分別以今(112)年2月實施之「空品感測物聯網平台作為桃園工業區的空品治理」、「桃園市水資源3D地理資訊管理系統」,參加第7屆「智慧50年度大獎(Smart 50 Awards)」,最終脫穎而出,成為本屆50大城市之一,亦是亞洲唯一獲得雙獎肯定的城市。

張市長提及,市府能在「智慧50年度大獎」獲得雙獎肯定,其中相當比例的基礎來自於前市府團隊的施政,而他會在此基礎上多管齊下,在產業、市政、市民服務及人才培育等四大面向推動智慧化,讓桃園變得越來越好。有關智慧化人才培育,市府將針對國小至高中、大學學子擬定方案,預計於今年暑假開設科技人文素養為主題的夏令營。

徐議員說明,桃園自104年起成立「智慧城市推動委員會」,分成三個階段推動智慧城市各項方案,並詢問其推動進程與組織架構。張市長說明,市府近日將針對「智慧城市推動委員會」之組織架構進行調整,並以產業、市政、市民服務及人才培育等四大方向進行分工。

資科局長王智弘表示,資科局刻正積極爭取國發會、數位發展部等中央部會的補助與資源,也將納入民間專家、學者等共同推動智慧城市;資科局會在現有基礎上,更具體推進政府數位治理、產業數位轉型、智慧民生等智慧城市政策,而數位轉型最關鍵的部分為數位培力,而針對人才培育,張市長已責成資科局推動數位培力相關方案,提升數位素養。

王局長說明,過去各局處依據「智慧城市推動委員會」所擬定、累積的100多項計畫,目前都在實施中,近期也將召開府內會議,以擬定新的施政計畫;未來也會成立工作小組,更緊密與各局處進行協調、合作。

徐議員接著關心智慧交通議題,並說明城市的競爭力與其是否有良好的交通規劃息息相關;若一座城市的交通、塞車問題嚴重,便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經濟與生產力損失,因此,如何以科技執法等方式,讓桃園的交通更加流暢,可說是當務之急,並請儘快針對智慧交通研擬相關方案。

資科局長王智弘表示,「智慧交通」為市府施政的第一要項,交通局也對此擬定各項方案,未來也將蒐集交通數據進行模擬及分析;另外,資科局正與民間電信業者討論,盼能利用電信訊號數量與移動速度,模擬上下班尖峰時刻的交通流量,藉此改善交通壅塞問題。

徐議員提及,本市目前僅394座宮廟為合法登記,未立案者多達2,600多處,這些廟宇多因地目無法合法化而未能登記立案。徐議員說,未合法登記的宮廟多為地方信仰中心,無法輕易撤除;而宮廟所舉辦的廟會、陣頭等活動也對當地交通與安寧造成影響,並建議市府針對未合法登記的宮廟,比照未登記農地工廠輔導合法的方式訂定相關辦法,將廟宇之財務、人員等進行納管。

民政局長劉思遠表示,本市寺廟若位於都市計畫區內、須辦理土地使用分區變更為「宗教專用區」者,都發局將納入都市計畫進行通盤檢討;若位於非都市計畫土地者,市府則協助其辦理用地變更編定,並以個案方式輔導寺廟合法。

劉局長提到,寺廟若欲進行合法登記,其程序較多且繁瑣,需花費一定時間,且需符合特定條件,包括建物需為獨幢,且不能坐落在區域計畫規定的「第一級環境敏感地區」;土地在「第二級環境敏感地區」,須提出具體防範及補救措施,並不得違反中央目的事業法令之禁止或限制規定。

劉局長也說,目前本市有些土地公廟,廟方會以人團協會的名義向社會局登記,後續依規定申報財務狀況;市府也有請會計師協助輔導財團法人的財務,依照現行規定,財團法人需於5個月內進行申報,財產若逾1,000萬元以上,財務報表應委請會計師進行財務查核簽證後,提供市府審核。

徐議員關心中壢殯葬園區「火化場暨停車場新建工程」的規劃進度,也提到殯葬場所辦理喪葬事宜,周邊地區產生環境髒亂的問題,更造成當地環保志工的負擔,建議市府對此與業者進行溝通與協商,並研議增加環保志工的人數與服務津貼。

民政局長劉思遠表示,中壢殯葬園區「火化場暨停車場新建工程」招標幾經流標,後市府增加預算,並在今(112)年4月成功發包、5月動工,並預計於明(113)年12月竣工、114年6月啟用,屆時將新增符合環保法規的12座火化爐,以紓解遺體火化量能不足的問題。

劉局長也說,環保局已針對殯葬場所鄰近地區的環境問題,與業者進行協調;另中壢殯葬園區周遭有許多殯葬業者,其協助家屬舉辦告別式所留下的廢棄物,事後多堆置於園區外之道路旁,也造成環保志工的負擔。對此,民政局已與當地里長溝通,就增加志工人數與服務津貼等議題進行討論。

徐議員關心桃園「校園防毒守門員」培訓與執行情形,並說明本市防制學生藥物濫用之校園入班宣導,年度執行率達100%,並詢問教育局辦理全國大型反毒宣導活動之情形,並呼籲教育局針對國小、國中學童利用文宣、短片等方式加強反毒宣導,以守護學子、避免誤入歧途。

教育局長劉仲成表示,教育局持續向教育部爭取全國大型反毒宣導活動至桃園辦理,明年也預計和「中國信託反毒教育基金會」合作,辦理大型反毒宣導活動及展覽。

劉局長提及,每年暑假,教育局均會招募有意願進行反毒宣導的教師進行「校園防毒守門員」培訓,並在開學後入班宣導,宣導對象以國小高年級、國中及高中為主,大專院校則為教育部管轄、宣導。此外,教育局也規劃在暑假前夕,請各班導師以聯絡簿的方式向學童宣達反毒觀念,透過親師合作的方式落實宣導工作。

劉局長說明,教育局持續配合教育部「春暉專案」,針對有藥物濫用疑慮的學子進行為期3個月的專案輔導;市府現也跨局處推動「春風專案」,進行巡查工作,並針對學生個案轉介至教育局進行後續輔導。

徐議員關心中壢青埔國小、青園國小、過嶺國小、龍興國小(龍岡國小遷校)及環北國中(興南國中遷校)擴建、遷校與設校進度,並呼籲教育局加快腳步,以滿足地方就學需求。

教育局長劉仲成表示,中壢青埔國小第一期新建校舍工程目前已完工,第二期新建校舍分為成兩階段推動,目前第一階段已完工,第二階段因工程流標而有所延誤。新工處現正在檢討標案,也將先進行整地及老舊校舍拆除等工作,並預計在第三期興建校舍與操場。

劉局長提及,青園國小第一期校舍現已完工,國小部也已招生,幼兒園則預計在今年暑假進行招生。此外,市府已核定通過過嶺國小設校案,預計今年暑假成立「過嶺國小設校籌備處」,初步規劃由中平國小校長兼任籌備處主任,也會指派行政人力協助,若進展順利,希望能於明年發包,並於116年前竣工。

劉局長指出,龍興國小(龍岡國小遷校)及環北國中(興南國中遷校)目前正在規劃設計階段,若進展順利,可於115年竣工落成;另龍岡國小及興南國中均採先建後拆的方式進行校舍遷建,故不會影響學子受教權益。

徐議員關心特定工廠登記情形,並提到本市申辦共有3,624件、核准2,104件、駁回579件、撤回558件;「工廠改善計畫」收件申辦1,347件、核准156件,並詢問經發局駁回特定工廠登記之後續處理方式,也建議市府加快開發產業園區,以提供業者遷移、進駐。

經發局長張誠表示,經濟部推動「特定工廠登記」之目的為輔導而非開罰;「工廠管理輔導法」自105年起實施,經發局也向與經濟部中部辦公室協調,協助申請特定工廠登記被駁回、撤回的業者瞭解其未通過申請之原因,並提交改善計畫,盼給予業者第二次機會;另針對無法改善、合法登記的業者,經發局將協助其搬遷至新開發的產業園區。

徐議員說明,過嶺里為中壢區第二大里,擁有眾多人口,並與新屋、楊梅、平鎮與觀音等行政區接壤,人口來往頻繁。目前過嶺重劃區內的「市2」用地作為公園使用,並請市府評估在此設置「過嶺綜合商用大樓」的可行性。

發局長張誠表示,過嶺地區先前人口沒那麼多,鄰近亦有好市多、全聯等賣場可滿足民眾採買需求,目前過嶺重劃區內「市2」用地,經在地民意代表爭取,設置為臨時公園,並於109年啟用。本府經發局將綜合考量在地居民需求,評估市場用地多目標開發可能性。

徐議員說明,全桃園目前僅19處寵物公園,且多集中在北桃園地區,其中中壢區僅有「仁德公園」規劃為寵物友善公園,而他也針對適合設置寵物公園的地點進行多次會勘,但多遭遇當地里長反對,並建議市府加強與當地居民的宣導與溝通,以新增更多寵物友善公園。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市府現已針對新設寵物公園,與區公所、工務局等單位進行討論,並在中壢地區進行全面會勘,目前共有10處為適合設置寵物公園的地點,也正與當地居民進行溝通,惟里長多對此表達衛生、環境與噪音等疑慮,居民也擔心壓縮到孩童的活動空間。

陳局長也說,設置寵物公園為時代趨勢,農業局將邀請各里里長進行考察,參訪現有寵物公園的衛生、管理狀況等,並在中壢等區逐步推動。

徐議員說明,高雄近年發生「城中城大火」,造成住戶死傷之憾事,並詢問都發局目前桃園7,010個公寓大廈管理組織中,尚有多少個未成立管理委員會。

都發局長江南志表示,依照現行規範,6樓以上公寓大廈須設管理委員會,本市目前仍有約1,500個社區未成立管委會。對此,市府現階段多透過輔導團、補助老舊公寓社區管理基金等方式,輔導這些社區成立管委會;此外,都發局也將透過今年甫修訂通過的「桃園市公寓大廈輔導管理自治條例」,針對本市複合型大樓成立管委會、消防安全設備等訂定裁罰機制。

徐議員關心人本交通議題,並且說明,中央近日推行「行人專用時相」與「行人早開時相」,惟桃園目前各路口規劃專用及早開時相之普及率並不高,也呼籲交通局應對此進行妥善規劃,也應培養駕駛人正確的行車觀念。

交通局長張新福表示,「行人專用時相」設立原則為路口各方向的行人綠燈會同時亮起,行車號誌則呈紅燈,車輛不得通行,行人得以直行、對角線等方向穿越路口,不需與任何轉向車輛爭道,以確保安全,但也壓縮到車輛得以通行的綠燈時間而降低行車效率。因此,交通局將針對各路口之行車效率、行人安全等特性進行權衡及設計,逐步進行改善。

張局長也說,桃園目前針對車流量較大、行人較多且鄰近車站的路口實施「行人專用時相」,另考量平日行人較少,故現階段以假日尖峰時刻為主。另外本市為避免人車爭道,主要優先推動「行人時相早開」,讓行人通行號誌早開5秒,減少人車交織狀況發生,至少將於100處以上路口實施。

徐議員提到,食藥署近日檢驗出好市多科克蘭冷凍綜合莓、冷凍藍莓有A肝病毒,衛生局對此即時發送簡訊,調查購買好市多莓果類產品的市民健康狀況,也有部分民眾自述身體出現不適,並詢問衛生局是否有民眾因誤食相關食品而確診A肝病毒,以及針對業者的相關罰則。

衛生局長劉宜廉表示,衛生局針對本案,已於5月發出約4,000封簡訊,提醒民眾注意身體狀況,目前回報身體不適、已進行抽血檢驗的民眾,均無確診A肝病毒,而衛生局也在第一時間會同消保官至好市多進行查核,目前共查封約15噸問題食品,以即刻阻止病毒蔓延。

劉局長提及,中央目前訂有「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如有使用到問題產品,依法規定應主動停止製造、加工、販賣及辦理回收,並通報主管機關。


徐議員提到,各地方政府目前多以AI與監視器等進行交通科技執法,並建議市府進行科技執法時,應考量路寬、汽機車分流情形、貨車上下貨區域、商家生計等,也應在如桃園高鐵站等交通要處提前提醒駕駛人注意,亦可對此多加宣導。

警察局長吳坤旭表示,交通違規舉發的目的為促進交通順暢,而科技執法的道理亦同。市府在特定路段規劃科技執法機制前,均會與相關單位進行會勘,考察交通事故發生頻率、原因與時間、取締成效等,也多會在執法路段設置公告,以提醒駕駛人注意,警察局網站亦有公布進行科技執法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