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1月21日市政總質詢:楊進福議員

  • 發布單位:新聞聯繫科
  • 資料提供單位:新聞處

11月21日市政總質詢:楊進福議員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1)日率市府團隊至桃園市議會第2屆第2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列席備詢,就市議員楊進福質詢國家級原住民博物館後續辦理進度、建議放寬原住民急難救助審核條件、「逐夢浩思」青創基地及就創業講座等成效、事務幹部選務辦理進度及相關考核福利制度、桃園部落大學人力運用狀況、大溪區增設天幕活動場目前辦理情形、原住民族傳統農耕示範區後續規劃、文化健康站佈站情形及效益、建議檢討市區豐年祭辦理時間、原住民族人返鄉參與豐年祭相關車資補助、原住民體育與親子活動辦理方式與成效、建議善用橋下空間、建議市府研議規劃本市都會區沉浸式母語教學制度、建議善用原住民預算等質詢事項詳細說明。

楊議員關心國家級原住民博物館落腳高雄,以及後續辦理進度。鄭市長表示,在台灣決定規劃興建首座國家級原住民博物館時,包括花蓮、新北、桃園、高雄等縣市都表達設置意願,最後依遴選結果決定落腳高雄,高雄市府規劃在台灣自來水公司管轄土地興建國家級原住民博物館,現已進入土地取得階段。桃園市當時的遴選名次應該是第二名,但我認為桃園更具備設置條件,例如桃園是國家的大門,囊括十六族原住民族人口,總原住民人口數也僅次於花東縣市。另外,桃園市提案設置「國家級原住民族文創中心」已獲得原民會全力支持,並給予經費挹注,後續將配合市府自行籌措款項,預計明(109)年動工。

鄭市長補充說明,當時市府規劃在桃捷A17領航站土地爭取設置國家級原住民博物館,並將原先4公頃的環保用地變更為機關用地,不過市府幾經研議後另案規劃,原住民電視台後續也將於現地斥資10億元以上設置永久台址,國家級原住民族文創中心也將落腳於此,另外,文化部亦補助興建桃園流行音樂露天劇場,未來將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原住民文創園區。

楊議員關心每年原住民急難救助經費不足問題,並質詢是否在審核資格條件上過於嚴苛。原民局長林日龍表示,市府建置完善的社會安全網系統,積極照顧弱勢原民權益,每年編列相關急難救助經費約700多萬元,原民會亦補助78萬元,同時原民局和社會局進行連結,如有急難救助款項不足情形,在地區公所社會課將協助移案,協助原民朋友順利取得協助。倘若原民朋友在10月份遭逢急難救助需求,在隔年1月前提出申請仍具有效力。另外,目前市府原民局編列急難救助經費大約在10月底已用罄,但是11、12月的案件仍可移至明年1、2月執行,原住民朋友的相關權益不會因此遭受影響。

社會局長鄭貴華針對急難救助審核門檻進行說明,急難救助主要是針對生病、意外、或是失業等特殊的緊急狀況發生所給予的救助金,也就是之前的「馬上關懷」方案,由區公所以及社工員組成三人小組到案家進行訪視,經評估符合規定、具急難救助需求,各區公所將儘快核定發放急難救助金。至於經濟困難部分,包括低收、中低收、生活補助等許多項目,市府則已另外針對經濟弱勢部分進行救助。

楊議員質詢市府捐助成立之原住民族發展基金會設置之「逐夢浩思」青創基地及就創業講座等成效為何?原民局長林日龍表示,目前財團法人桃園市原住民族發展基金會的發展主軸為協助原住民族青年就業、創業,提供原青實踐夢想的起點,桃園市15歲到45歲的原青人數約占地區原住民人口52%,因此市府致力推廣「逐夢浩思」,由市府原民住、青年局、經發局等跨局處提供資金挹注、技能學習、產業輔導等面向的服務,並於原民會館設置4間原創基地,同時,已有「三一原創團隊」、「異卵双生設計工作室」及「六樓天台影像處理工作室」等3家團隊進駐「逐夢浩思」基地,鼓勵原青築夢,也讓原青產業將來能夠順利上市上櫃。另外,市府每年都會到原鄉、或是都會區進行相關的福利宣導。

楊議員詢問109至111年事務幹部選務辦理進度,並建議加強事務幹部輔導,以及給予相關津貼。原民局長林日龍指出,協進會主席副主席選舉,已於108年11月2日選出主席、副主席共24名;各區「族群領袖」是以選(推)舉方式產生計159名,各區「區總族群領袖」由族群領袖以選(推)舉方式於108年11月9日產生計12名;市總、市副總族群領袖則是由新任「族群領袖」及「區總族群領袖」為選舉人,於108年11月24日選舉產生;新任事務幹部將於109年1月1日開始上任,任期3年。林局長也說,桃園在行政院通過《原住民族自治暫行條例》後,率全國之先首創事務幹部制度,協助原民朋友提升生活品質,但事務幹部在本質上屬於志工性質,也衡酌現行市府財政預算有限,期望未來能透過立法方式,讓事務幹部津貼法制化,並推行全國一體適用。

楊議員詢問市府是否依年度針對各區原住民族協進會進行考核,並建立相關獎懲辦法。原民局長林日龍說明,市府已訂定相關考核機制,明確規範考核成績80分以下將扣減工作協助費,60分以下則減半發給,讓津貼能夠實質回饋到原民朋友身上。另外,市府也預定在11月28日進行年終考核,按照考核名次核發獎金,對表現優異的協進會給予鼓勵。

楊議員表示桃園部落大學執行成效有目共睹,並請市府說明目前人力運用狀況及課程推行內容。原民局長林日龍說明,目前原民局是以臨時編組方式進用人力,配置2位專員承辦桃園部落大學相關業務,並依教育局原先訂定標準發給津貼。本案目前在人力上較為吃緊,但市府原民局仍會努力推行政策,市府教育局自93年辦理部落大學至106年共13年期間,持續榮獲全國中央評鑑「優等」佳績,107年由原民局承接後,穩定承接相關經費與專案人力下,亦獲評鑑「優等」第一名殊榮。在族語課程推廣方面,林局長表示,受限於族語師資不足等因素,目前僅有8個族群參與族語振興工作,市府將持續推廣課後族語班,讓各族群的老師都能參與精進研習,培力更多的原住民講師,為振興族語共同努力。

楊議員質詢大溪區增設天幕活動場目前辦理情形。原民局長林日龍說明,市府已編列明年度的規劃經費,並希望透過大溪在地居民集思廣益的方式,共同研議大溪區將來的天幕如何建置,規劃出最適合大溪在地需求的天幕廣場。

楊議員質詢原住民族傳統農耕示範區將來在桃園北區推行的相關規劃。原民局長林日龍指出,市府已在龜山、八德等地區研議適合發展原住民族傳統農耕示範區的地段,但礙於現有土地過於零星、片段,不像農田水利會具備一個完整的土地,難以進行整合。地政局長陳錫禎並表示將協助調查適合的籌設土地。

楊議員關心本市文化健康站佈站情形及效益?以及109年新設站點受理狀況?原民局長林日龍說明,108年本市經原住民族委員會核定設置18處部落文化健康站,復興區設置羅浮、比亞外、蜻蜓、基國派、砂崙子、溪口台、比雅山、義興、霞雲及加拉等10站;都會區設置八德、中壢、大溪、平鎮、龜山、蘆竹、龍潭及楊梅等8站,至10月總服務長者共21,581人次。另關於109年文化健康站申請設置新站,受理原鄉5站,都會區12站,本府將擇期辦理初審會議,並聘請專家學者擔任審查委員審查及實地踏察,該審查結果於108年11月29日前報請原住民族委員會召開全國複審會議審定。

林局長也說,目前申請設置的12個站當中,大溪、龍潭、蘆竹、桃園、觀音等地區相關社團協會都有提出設站需求。市府要求社團協會及督導人員須具備相關證書、證照始能提出申請,市府每年也會在山區、以及都會區舉辦2場次共60人的至於一般的照顧服務員培訓,目前桃園約有100多位合格照服員,滿足民眾照顧服務需求。鄭市長補充說明,目前桃園文化健康站佈站共有18站,今年已申請設置17站,市府待年底彙整完畢以後,將盡量爭取讓文化站增加1倍,即原先的18站再外加17站。鄭市長也說,照服員除了須具備專業以外,還要加強文化敏感度,對於阿美族、泰雅族等原住民長者需有基本了解。另外,市府近期舉辦長照2.0論壇,目的即在探討都會及原鄉地區長照體系如何發展等相關議題,並認為照服員的教育訓練至關重要,希望未來除了增加據點以外,也要致力推廣照服員專業訓練與知能養成。

楊議員建議檢討市、區豐年祭辦理時間。原民局長林日龍說明,豐年祭以往都是依照慣例,從七月到十月陸續舉辦。一般而言,區的豐年祭在七月到八月、市豐年祭在十月,今年因為花東已經完成區豐年祭,桃園這次提前一個月舉辦市豐年祭將不會影響到花東區豐年祭的慣例。另外,豐年祭的文化呈現是在七、八月,如果擅加更動一定會造成衝突。林局長也說,桃園將於市豐年祭檢討會上再研議調整時間相關可行性。

楊議員關心原住民族人返鄉參與豐年祭相關車資補助。原民局長林日龍說明,市府提供原民朋友來、回雙程車資補助,如屬於自行開車前往部份,可檢附相關證明文件,比照自強號車資補助。

楊議員關心原住民體育與親子活動辦理方式與成效。原民局長林日龍表示,本府原民局今年度針對不同年齡層需求,共辦理5項原住民族體育系列活動,包含籃球三對三比賽、慢速壘球、親子樂樂棒球、槌球及傳統射箭等。今年首次辦理「108年桃園市市長盃原住民族親子樂樂棒球錦標賽」,參賽隊伍共計15隊,參賽人數約300人,各區族人均組隊報名參加,活動辦理方式頗受族人們喜愛,本府原民局將持續辦理本賽事並逐年擴大辦理。林局長也說,本次活動採分階段進行賽事,不限年齡參加,但參賽朋友需衡酌比賽性質及年齡層進行調整。林局長也針對槌球活動發展情形進行說明,目前槌球活動在龍潭地區有較多社團、協會經營,本次市府舉辦原住民體育與親子活動,亦邀請相關槌球委員會提供指導,未來倘若各區文化健康站有適格的草地,市府也將研議設置槌球空間,提供年長者從事靜態的體育活動。

楊議員建議善用橋下空間。原民局長林日龍說明,目前大溪武陵橋下空間活化工程已完成,平鎮台66橋下空間已報竣並辦理驗收當中,大園台61橋下空間活化利用工程則需配合電纜地下化政策,與台電工期重疊,待電纜地下化完成以後進行施做,將來無論是簡易射箭場或其他公共設施等,都可以在橋頭下規劃設置。林局長也說,交通部公路總局提供無償使用空間,但如果涉及建築物等硬體設施則為有償租用。鄭市長補充說明,市府在各個高架橋下預留場地,規劃活動廣場、體健設施、或運動休閒設施等,並已陸續建置完成。槌球運動在老人會非常流行,市府希望以共用場地方式,讓各區至少都要有一個大型場地,也要檢討增設槌球設施,讓更多原住民老人喜歡槌球運動,往年原住民的槌球運動較不普遍,市府原民局後續將持續努力推廣。

楊議員建議市府研議規劃本市都會區沉浸母語教學制度。教育長高安邦說明,目前在復興區等原鄉地區較容易推動沉浸式母語教學,都會區則受限於原民學生比例偏低,市府在小學是利用寒暑假期間推動沉浸式教學,例如本市由大溪區僑愛國小規劃「寒假樂學課程」及「山野對話露營課程」,聘請專業師資及耆老教授原住民族文化、傳統歌謠、圖騰及陷阱製作等課程,透過實作與深入原鄉部落進行文化交流。至於在幼兒園方面,如果能夠順利成班,則以班級為單位實施沉浸式母語教學,不過仍需有足夠的族語師資配合。

楊議員指出原住民預算桃園市全國第一,建議善用預算造福桃園原民朋友。鄭市長說明,復興區的自治預算編列在原民局項下。此外,相信楊議員已在崗位服務25年,對原住民朋友在工作上、生活上可能遭受到的問題都很了解,特別是現在北台灣已是都會原住民的生活重鎮,桃園尚未有在地出生的原住民立委,楊議員如能成功當選立委,必定是原住民之福,相信這股服務熱情也會感染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