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氣資訊
    • 113-09-18
    • 星期三
    • 上午 05:47
  • 災害示警
    災害警示資料無法擷取

建築設計師高有旻:設計是解決問題的過程

  • 發布單位:綜合行銷科
  • 資料來源:《桃園誌》第100期封面故事單元

DSC06979 (1)

成長於桃園的高有旻,自小便喜愛製作紙模型與紙雕,受從事建築業的親人影響立志成為建築設計師。在臺南求學及替代役期間,他參與了許多在地專案項目,從臺南月津港燈節的團隊協作,到鹽水區公所的圓月計畫,透過與在地居民溝通磨合,重新活化武廟文物陳列館的展覽空間,使社區居民的需求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


回到桃園發展的高有旻,談起孕育他成長的土地,笑著說:「我想桃園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像久別重逢的朋友,彼此都在不斷成長。」回憶起小時候在大園區外公家的農田與埤塘間度過的時光,他深感桃園發展日新月異。他特別喜愛龍岡地區的眷村文化與米干美食,假日也時常與家人朋友到角板山親近自然,這些對桃園的記憶成為作品的靈感來源。


在2023年「桃園市建築工程施工圍籬美學競圖比賽」中,高有旻以《千塘地—飛天》榮獲創意美學組首獎,「以埤塘印象為主題,凸顯埤塘在桃園生態上的重要地位外,也凝聚著不同的人文特色。」高有旻將幼時經驗與對桃園的印象融入其中,利用紙雕的風格呈現埤塘層次與漣漪的意象,將人文與自然結合,刻畫屬於桃園獨特的城市美學。


「在創作競圖時,我希望作品能像一幅連續的畫作,引導觀者透過箭頭狀的航線,看到桃園的特色之美。」高有旻從觀看者的角度與施工圍籬延伸的特性出發,《千塘地—飛天》自遠處可看到桃園代表性的建築與景點如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等,作為對桃園的第一印象;而近看則會發現桃園的人文景觀特色,讓觀者走近細細品味桃園城市的美好。


在成為建築設計師的道路上,高有旻憧憬日本建築大師平田晃久。「他擅長將自然、空間層次與居住其中的人交錯結合,打造出一棟棟有故事的建築物。」對他而言,建築設計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藝術,從基地條件、使用者需求到意象美學,逐步地建構理想的解方,如同解謎的過程,每一個的元件、部位都充滿驚奇。


以上轉載自《桃園誌》第100期封面故事單元

本篇圖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於任何形式之媒體